北宋初年,杨家辉煌一时。
在杨家人丁鼎盛之时,名声远扬,家家都操刀舞枪,威震四方。可惜好景不长,在经过金沙滩和两狼山两场血战后,杨家九虎仅剩下杨六郎一人活跃在朝廷之中。他成了朝中征战的头号人选,扛起了家族的重任。此时,北方的辽国逐渐崛起,萧太后与天庆梁王怀抱雄心,誓言有朝一日东征中原,谋求统一。
韩昌:北国的双状元
展开剩余81%韩昌本是中原人,却在辽国成长。他从小受到名师教导,文武双全,力大无穷,威名赫赫,成为大辽的文武双状元。萧太后在争夺江山的过程中,识得韩昌的才能,便将大女儿嫁给了他,意图通过婚姻巩固辽国的力量。韩昌不单是文武状元,也是辽国的“大驸马”。在辽国多次南侵宋朝的过程中,韩昌始终是主力干将,屡建战功。随着形势的发展,杨六郎与韩昌的对决,逐渐成了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。
一、救七郎,六郎枪挑耳环
宋太宗在潘仁美的挑唆下中了辽人的计,最终被困于幽州。杨七郎急于立功,奋力驰马赶来救援,然而潘仁美却暗中设置障碍,逼迫杨七郎杀破四门,造成他精疲力尽。在杀到南门时,七郎遇上了韩昌。此时,杨七郎因疲惫过度,已不堪一击,最终被韩昌逼得摇摇晃晃,不幸摔下马来。就在这时,一匹骏马迅速飞驰而至,宛如雷霆万钧,马上的白袍将军手持金枪,眼见韩昌准备刺杀七郎,便用枪尖一磕,将韩昌的大叉拨开。接着,金枪如流星般连刺三枪,韩昌只觉眼前一花,左耳的金环被打得应声掉落,场面一度十分惊险。杨六郎一枪震慑,韩昌这位文武双全的大辽状元,心中顿时疑云重重,恐怕再也不敢轻易佩戴耳环了。
二、救父亲,兄弟狠揍韩昌
潘仁美并未罢休,他调走杨家将领后,竟然设计陷害杨继业。杨继业遭受酷刑,皮开肉绽,潘仁美更是下令他出城迎战韩昌。杨继业英勇拼杀,与韩昌对战了五十多个回合,虽然身负重伤,但始终不肯退却。眼见老令公岌岌可危,杨六郎与七郎从芦沟桥急速赶来。兄弟二人见到仇敌,眼中火光四射。杨七郎手持丈八蛇矛,猛地刺向韩昌的心脏,杨六郎则飞马跃至韩昌身后,蟠龙金枪直刺其后心。兄弟二人合力夹击,韩昌忙得喘不过气来。最终,韩昌败退,带着杨家父子的怒火,向两狼山的陈家谷引路而去。此时,杨家兄弟已经完全能轻松击败韩昌,二人联手的力量,注定让韩昌难以逃脱。
三、黄土坡,二人大战三天三夜
杨六郎第一次诈死隐身后,辽军再次南侵,佘太君亲率杨门女将出征,最终在土城被韩昌围困。杨六郎复出,收复孟良、焦赞等大将,再度与韩昌在黄土坡展开决战。韩昌一叉劈向六郎,六郎立即用六把大枪挡开,刹那间,如雷霆一击,震得韩昌肩膀一阵酸痛,战马踉跄后退。六郎也感到双手虎口发热,血迹渗出。然而,二人交锋,力量相当,难分高下。双方如风中之火,一触即发。接着,杨六郎发起了猛烈进攻,三枪锁喉,韩昌用叉反击,战局如水流滔滔,难以分出胜负。二人在战斗中坚持不懈,直到天色暗淡,终于停下来暂时休息。吃过饭后,双方再度投入战斗,天亮后再次交锋,直到黑夜降临,才终于停下来休整。七十多个回合过后,战斗依旧未见分晓。经过三天三夜的厮杀,杨六郎终于通过智勇双全的计策,借助焦赞的假扮七郎之计,一举将韩昌打下马。此战,杨六郎完胜,而韩昌也被打得几乎信心丧失。
四、遂州解围,再度交手
潘仁美被杀后,王强开始作乱,陷害六郎,六郎再次选择诈死隐身。这时,韩昌再次南侵,将宋军围困在遂州。正当韩昌与杨六郎激战时,辽军其他将领蜂拥而至,孟良等宋将也冲入战场,战局愈加复杂。面对辽军的车轮战术和韩昌的强力攻击,杨六郎渐感力不从心。尽管他以金枪力挡敌人的兵刃,却依旧未能逃脱被韩昌钢叉命中的命运。六郎被击中肩膀,战马也受到了重创。就在这时,王兰英出现在战场,一刀击退韩昌,帮助六郎解围。尽管六郎因敌众我寡而败北,但这次的失利显然让他感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,英雄迟暮的感觉愈发明显。
五、结束语
杨六郎从昔日的英雄人物,到最终屡次被韩昌嘲笑为“诈死埋名”,这一转变无疑揭示了两人之间日渐拉大的差距。韩昌曾说过:“杨郡马,你手下有能人,但宋朝皇帝昏庸无道,信谗言不纳忠言,你们杨家世代忠良,又有何用?男儿为国捐躯,皇帝却偏让女将出征,难道你还不寒心?”这句话言简意赅,道出了杨家困境的根源。在内忧外患中,杨家忠良的武将屡屡面临残酷的政治打压和亲人离世,而韩昌始终卧薪尝胆,力图超越敌人。随着时光流逝,杨六郎在与韩昌的多次交锋中渐感力不从心,而韩昌的日益强大,则是这段传奇故事中的深刻教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盈优配-北京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-专业个人配资门户-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出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